網紅神話崩解!百萬YouTuber不顧底線,從千萬年收變千夫所指階下囚
本名朱玉宸的網紅「小玉」,是台灣早期知名 YouTuber,靠著無俚頭、實驗、開箱等影片風格在學生族群爆紅。
他原本是 TPI 偶像練習生,後來受到弟弟「人生肥宅 x 尊」經營 YouTube 成功的啟發,2016 年正式投入拍片,影片一開始主打吉他彈唱 Cover,之後轉型製作更多吸睛、帶點爭議的內容,迅速累積大量年輕觀眾。
圖/翻攝自小玉IG
小玉 2016 年 8 月上傳首支 YouTube 創作片,初期影片風格較中規中矩,隨後改以高衝擊、實驗開箱等類型吸引眼球,並大量與其他 YouTuber 合作,聲量快速竄升。
他自曝收入、開箱母乳、開箱飛刀等影片話題不斷,雖然引發不少爭議,也讓國稅局因此關注網紅產業,甚至出了「小玉條款」明訂稅務規範。
頻道 2018 年突破百萬訂閱,最高點時訂閱數達 132 萬,全站總點閱超過 6 億。小玉操作話題的技巧高明,無論正評、負評都能轉化為流量。他公開收入、分享經營心法,以及主動回應爭議,建立出特有的網紅經營風格。
這個小孩真的很聰明,對於如何抓住網路眼球非常有一套。我研究後認為他的成功絕非偶然。
成為知名網紅的原因:
- 抓準年輕市場:影片內容符合青少年、學生族群口味,強調惡搞、放縱、無厘頭,快速累積粉絲。
- 擅於製造爭議與話題:像是開箱違禁品、誇張實驗、母乳風波等,都成為網路討論焦點。
- 跨頻道合作:與眾多 YouTuber 合作,頻繁出現在學生粉絲圈,拓展影響力。
- 自曝收入與經營:他大方分享收入細節(最高年收近千萬台幣),揭開網紅產業運作,逐漸跨足投資與創業。
-1.png)
老實說,不管他是否真的年收千萬,在當時他絕對是國中、小學生最熟悉的網紅之一。但過度操作話題,若不謹慎,就會引發反作用力。
.png)
2020 年 4 月,小玉在 YouTube 上傳「喝母乳」影片,他從網路購得約 1000 毫升母乳,鏡頭前試喝後作勢反胃,並發表「有吉娃娃味道」、「像壞掉豆漿」、「有狗味」等戲謔評論,甚至將母乳混入珍珠,調製所謂「珍珠人奶茶」。
影片公開後,遭大量家長、哺乳媽媽及台灣母乳協會痛批,認為嚴重不尊重媽媽及母乳,並污名化母乳。母乳協會強調母乳屬於不得販售的體液,網購有衛生風險且屬違法,同時點名影片傳遞錯誤的營養與育兒觀念。
事件還引發政治人物關注並召開記者會。小玉雖最終下架影片並下跪道歉,仍導致形象重創,之後近一年幾乎銷聲匿跡。
其實在母乳事件前,他頻道多次靠開箱爭議物品製造話題,例如殺傷飛刀、催情春藥等,都曾引發警政單位約談或家長團體批評,認為他不顧教育責任,只求吸引眼球。
母乳事件後,他聲勢大跌、收入銳減。這時,已經習慣站在鎂光燈下、賺快錢的小玉,竟幹出一件超級荒唐的事。
2021 年起,小玉與共犯利用 AI DeepFake 技術,將大量女藝人、女網紅、甚至女性政治人物的臉合成到色情片演員身上,並於 Telegram 群組有償販售。
受害人數高達 119 人以上。案件首次爆發是女網紅「奎丁」公開自己遭「換臉 A 片」侵害,事件迅速擴大;檢警循線查出小玉是幕後主腦,一年多非法獲利超過 1300 萬元。
小玉甚至組織會員制群組,收費分級,還舉辦票選誰成為「換臉對象」,嚴重侵犯名譽與個資,引發巨大社會輿論譴責。
最終法院依妨害名譽、個資等罪,判處有期徒刑 5 年(不得易科罰金),最高法院於 2024 年定讞,小玉即刻入監服刑。
整個事件看下來,小玉的問題在於只求爆點、不顧社會道德底線。犯錯後也沒有真誠道歉與修正,反而強調「心血被毀」或急著交代出片承諾,讓社會更反感。
對照另一位網紅前輩蔡阿嘎,兩人路線完全不同。蔡阿嘎走「生活化、幽默、正向」風格,內容溫和、不觸爭議,守住社會與家庭觀感底線。
面對爭議(如團隊糾紛),蔡阿嘎會第一時間用「公司內規」和「法律」完整說明,而不是情緒化或推諉,讓危機快速止血。
蔡阿嘎道歉影片
蔡阿嘎懂得珍惜大眾信任,不會冒法律與社會風險追求短期紅利;小玉卻不斷在法律與道德邊界遊走。穩健、誠信與長線經營,是蔡阿嘎成功的關鍵差異;小玉一味追求話題效果,撐不起經營風暴,就直接翻船。
這個年輕人,當享受過鎂光燈與豐厚金錢報酬後,一旦失去舞台與收入,就無法接受被打回原形。尤其最後為了快錢觸犯法律,導致身敗名裂,令人不勝唏噓。
他於 2024 年 5 月 29 日入獄,執行 5 年徒刑。
成功不是一夜之間,失敗往往只需要一個瞬間。說話是一種選擇,做事是一種態度,為人是一種格局。
我的網路文章,歡迎分享、轉載與引用。
十年來,電商從紅海走到黑海,從價格戰打到信任戰,從一台電腦能賣東西,到現在得面對演算法、直播、AI、供應鏈斷鏈與地緣政治。
我們早已不再只是在賣東西,而是在參與整個產業的轉型與重構。
這個專欄,記錄的是一位電商老兵、企業經營者在第一線的觀察與思考。從平台競爭、品牌策略、實體轉型、到勞動與法規,每一篇,都是血汗與經驗的結晶。
這裡沒有空談,只有真相。
這裡不是輿論戰場,是經營戰場。
寫給還在打仗的人,也寫給下一個想上場的人。
.
最新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