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CuboAi老闆刀弒執行長悲劇,再看我的「升米恩 斗米仇」親身經歷|想創業,你能處理「人性」嗎?
老闆幹掉技術長!讓人震驚的事件。
2025年3月7日,台北信義區的雲云科技(CuboAi)公司辦公室裡,雲云科技董事長曾先生拿著準備好的尖刀,在會議中殺死他的梁姓技術長。
2017年,由多位擁有科技專業背景的爸媽、人工智慧專家以及兒科醫生共同組成這家公司,其中身為董事長的曾志新,是創辦人之一也是最大股東,所以成為掌舵的董事長。
雲云科技成立之後唯一的商品,就是寶寶AI攝影機。這台針對寶寶的攝影機因為市場明確,加上許多貼心實用的功能,在很短時間內就成為世界三大嬰兒攝影機之一。
在之前我也覺得他非常厲害,例如能即時偵測寶寶「口鼻被覆蓋」、「翻身」、「哭聲」、「咳嗽」等高危險事件,並推播通知,減少憾事發生機率。還能監控寶寶房間的舒適度,對於會爬行行走的寶寶,能自訂危險區域,即時警示。
另外我覺得超酷的功能是「AI捕捉寶寶可愛動作」,會自動生成時光牆,彙整為動態相簿紀錄,真的讓我都想多生幾個寶寶。
.png)
然而,今年3月7日,最大股東曾志新董事長,帶著預先準備好的尖刀,在會議上,把他最好的工作伙伴當場殺害,之後還持刀自殘。
有些人可能以為老董是因為公司虧損沒賺錢導致,但事實上卻不然。這家新創公司來勢非常兇猛,商品的優點加上同仁努力,成績非常好。他們在2023年營收逼近5億元,當年就轉虧為盈,所以顯然事件並不是因為經營壓力。
照報導以及我知道的一些耳語,被殺的技術長與老董在職場上早就非常不合,技術長也已經提離職。這家公司最重要的技術人才離職,對公司一定是重創。最後導致老董痛下殺手,刀刀致命。
曾志新年紀小我4歲,創業前曾在趨勢科技(Trend Micro)擔任軟體研發的資深總監,有極為豐富的軟體與資安背景。簡單說,他就是科技業的大鱷,非常厲害的高手。
但怎麼創業之後會走向這個讓人震驚錯愕的事件?
事情都指向他與梁技術長在理念與方向上的不合。技術長曾多次抱怨被董事長職場霸凌,最後甚至在離職前慘遭殺害。
董事長與技術長自2022年起多次爭執,主要是管理理念完全不合。梁技術長認為董事長「外行領導內行」,導致專案推動困難。他自述在職期間遭受「公開羞辱、管理不信任」,最終選擇公開發離職文,揭露公司內部問題。
梁技術長於公司群組及社群公開長篇離職聲明,指出長期遭「羞辱、霸凌」與「無法溝通」的壓力,並間接點名董事長。董事長極為不滿,要求刪文未果後,情緒失控行兇。
疑慮、猜忌、壓力累積,高層間嚴重互不信任。董事長懷疑技術長有「竊取公司機密、規劃另起爐灶」的危機意識。也因為這些原因,最後導致悲劇發生。
從3月事發到現在已經半年,我還是非常震驚。身為創業者的我,更深知道創業的辛苦與壓力。
如果各位想創業,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IQ,而是EQ。遇到事情能否心平氣和地溝通處理?如果不能,那我建議要不要創業就得好好想清楚。
我舉個自身例子。大家知道我們公司的福利:
- 依照年資提供不同金額的結婚禮金,喪葬提供奠儀,生育發放高額生育禮金。
- 提供每月租屋或房貸補助,減輕員工生活負擔。
- 提供育兒津貼,補助至高中畢業,支持職業父母。
- 醫療補助:生病住院時,公司全額補助單人房費用,且不分親疏,父母住院也補助。
真的算不錯吧。我們公司雖小,但有章則,其中一條是「同仁不得兼差」。
因為公司有不少人算網紅,如果你下班接別的商品,一旦發生糾紛,公司聲譽也會被波及。所以規定白紙黑字寫清楚:不能接受就別來,能接受,公司就給你不錯的薪資與福利。
我們公司經營快第16年。同事結婚我幾乎不參加。
結果幾年前有個新進同事結婚,我一問,居然沒人要去參加。我靠,怎麼行?他婚禮沒有同事,朋友會怎想?只好我自己去,這是人情世故。15年來,我就只參加過他這一場。其他同仁都是禮到。
後來他爸爸過世,這對孩子是重大打擊。婚禮我不能硬要求大家假日參加,但公祭在平日,所以我請台北的同仁一起去上香,還安排包車,公假去上香。
之後這同事小孩出生,他經營孩子粉專、做揪團團購。有同事反應,我就請主管溝通。他也很乾脆,選擇辭職。
辭職我也OK,好聚好散。結果前陣子有同仁截圖給我,說他在網路上罵我,說公司沒多好。笑,當你還在公司,讚嘆公司福利好,每年14個月薪水加紅利,結果離職後就翻臉,把我講成惡人,說公司有多爛……
所以各位,我的反思是真:所謂「升米恩,斗米仇」。我這樣講,你說是不是?
看到雲云科技這事件,我真心覺得,不管是工作職場或人生旅途,人都會遇到很多事,要好好用智慧去思考該怎麼處理。兩害相權取其輕,這件事真的值得大家深思。最後,佳世達集團將策略性入股 CuboAi。
我想提醒各位,有時候毀掉一家公司的,不是商業戰爭,而是內部的情緒失控。人在檯面上稱讚你,落幕後抨擊你,這就是做人比做事更難的地方。
我的文章都歡迎大家分享轉載,也歡迎追蹤我的部落格「486大丈夫週記」, 或下載我的《MR486》APP,Android下載點 請按此、iOS下載點 請按此。
十年來,電商從紅海走到黑海,從價格戰打到信任戰,從一台電腦能賣東西,到現在得面對演算法、直播、AI、供應鏈斷鏈與地緣政治。
我們早已不再只是在賣東西,而是在參與整個產業的轉型與重構。
這個專欄,記錄的是一位電商老兵、企業經營者在第一線的觀察與思考。從平台競爭、品牌策略、實體轉型、到勞動與法規,每一篇,都是血汗與經驗的結晶。
這裡沒有空談,只有真相。
這裡不是輿論戰場,是經營戰場。
寫給還在打仗的人,也寫給下一個想上場的人。
.
最新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