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所為,有所不為:我對這時代「暴利神話」的選擇
最近回想起一些事,想跟大家聊聊我這些年我的價值觀與中心思想。

台灣房價從 2009 年起算漲勢至今,尤其那幾年的「大噴發」,身邊充斥著各種暴富故事。
2017我一個聚會上,一個不是很熟的朋友,炫耀他經手快 30 間房,獲利起碼六七千萬 — 老實說,當下看著那個嘴臉,我就決定保持距離了。

確實,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從 2010 年後加入炒房行列,少的賺了幾百萬,多的好幾千萬都有,但直到今天,我都不為所動。
拒絕社會貢獻度為零的行為
我堅信,每個人都必須要有非常強烈的中心思想和價值觀,這些東西,絕非任何金錢數字能夠左右或改變,我堅決拒絕「炒房子」這種對社會完全沒有貢獻的行為,我寧願把精力放在經營自己的生意上,選擇腳踏實地,去創造實質價值。
創造者的驕傲(貢獻為正)
炒房的獲利本質是「資本利得」,它只是在分配既有財富,甚至可能助長泡沫、推高居住成本;而經營生意,是透過實質的勞動和價值創造,賺取「勞務所得」,憑藉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創造貢獻,這份成就感,是純粹的金錢永遠買不到的。
人生的非賣品(良心資產)
誠信、良心、晚上能睡得安穩,這些都是我人生的「非賣品」,炒房帶來的巨大金流並不會讓我感到滿足,因為它違背了我「為社會提供實質價值」的信念。
穩固的價值(長遠定力)
我追求的是長期的尊嚴和穩定的價值累積,經營事業就像種樹,雖然成長慢,但根基紮實,禁得起風雨,這份「有所不為的定力」,讓我能專注於我的事業,維持我做人的清流風格。
當然,我不會花時間去論斷炒房的對錯,因為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,對我來說,我選擇了長遠的尊嚴、穩定的價值,以及與個人中心思想一致的人生路徑。
這份「有所不為」的定力,是我人生中比數千萬獲利更有份量的財富,不論你現在是貧還是富,希望我們都能堅守自己的中心思想!
不是模擬投資,也不是網紅喊單。這是一位真實拿出十億元、親自下場操作的老闆,對市場最直接的體感筆記。
從股市到債市,從匯率到國際局勢,從避險配置到火線操作,每一篇都是我用真金白銀換來的經驗與判斷。
如果你想知道,一個做生意二十年、歷經風浪的電商老闆,會怎麼看市場、怎麼做選擇,那這裡,就是你該訂閱的地方。
這裡沒有炫技,只有實戰。
這裡不是教科書,是帳上真的在動的錢。
歡迎來到我的投資現場。
最新熱門文章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