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3人就有1人脂肪肝,瘦子、不喝酒也可能是高危險群
常常有脂肪肝的病患提出疑問,「我不胖、不喝酒,怎麼會有脂肪肝?而且平常也沒症狀,都好好的沒事呀……」。在台灣每3位成人就有1人罹患脂肪肝,比例高得嚇人,究竟哪些人是脂肪肝高危險群?會有什麼健康風險?該如何避免及改善?
什麼是脂肪肝?
脂肪肝是台語俗稱的「肝包油」,意思就是肝臟累積了太多脂肪的一種疾病。正常情況下,我們的肝臟脂肪重量約佔肝細胞重量的3~5%,假使脂肪量到達5%以上,便會被定義為「脂肪肝」,或者當肝組織切片發現有超過10%以上的肝細胞存在脂肪空泡堆積的現象,也是所謂的脂肪肝,脂肪肝分為兩大類:
1. 過量飲酒造成肝臟損害的「酒精性脂肪肝」。
2. 非因酒精、病毒或藥物導致肝臟脂肪過度累積的「非酒精性脂肪肝」(non-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, NAFLD)。
哪些人會罹患脂肪肝?
喝酒人口中80%至90%的人都會出現脂肪肝,因為在酒精代謝過程中,乙醛轉化成乙酸時會釋放出物質干擾細胞的代謝功能,而使脂肪堆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;不胖、不喝酒的成人也可能罹患「酒精性脂肪肝」,也最常讓人意外,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因包括:
1. 因飲食西化、營養過剩而來的肥胖:肥胖不但容易造成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等併發症,肥胖症患者中更有超過一半的人合併有脂肪肝。不過這不代表瘦子不會得到脂肪肝喔!前面提到的解剖病例報告便指出,在肝臟出現脂肪浸潤現象的病例之中,有兩三成就是屬於體型偏瘦者。
2. 不良的生活型態:隨著年齡增長,人體代謝的速度會變慢,假使每天還是攝取的飲食還維持跟年輕時一樣,加上長時間久坐、缺乏適度運動來消耗熱量的情況下,自然容易堆積脂肪。
脂肪肝未來會變肝癌?
當肝臟內堆積了脂肪細胞,但還未產生肝細胞受損或發炎反應,屬於「單純性的脂肪肝」;不過,要是脂肪細胞累積到一定比例,就會影響到肝功能的運作,甚至造成肝臟的慢性發炎,在反覆損傷、修補之下便會出現纖維化,久而久之恐演變為肝硬化,導致肝癌風險增加了。
從數據來看,脂肪肝中度患者裡有20%的人會有肝臟發炎的情況,每年又有5%左右會有肝纖維化、肝硬化,1~2%則會變成肝癌。
即使是正常的肝臟,在老化因素下每年大約有3~4 %機率產生脂肪肝;而輕度的脂肪肝通常不會造成太大影響,導致患者並不自覺有什麼明顯的症狀,約有六成的人可以透過生活習慣及飲食上的改變,讓輕度脂肪肝恢復到正常;但也有1/4的比例會在短短三年內便發展成脂肪性肝炎。如果發炎現象持續未能改善,脂肪性肝炎患者尤其是年紀較大、肥胖或罹患糖尿病,約7~10年會形成肝臟纖維化甚而肝硬化。
脂肪肝該如何改善?
雖然目前還沒有很有效的藥物防治或控制脂肪肝,但我們的肝臟有再生的功能,而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。大多數脂肪肝的發生都和生活習慣、飲食內容密切相關,避免過量攝取水果和碳水化合物、少喝含有果糖的飲料,再搭配運動以減輕體重、降低體脂率,便是一個對抗脂肪肝最根本且有效的辦法。
一鍵免費訂閱Mr486電子報,最新資訊、家電優惠及好康優惠
方法1:拒絕甜蜜陷阱
避免過量攝取水果和碳水化合物 (醣)、少喝含有果糖的飲料,盡量喝白開水!
方法2:進行燃脂運動
想要消除脂肪肝,不是左三圈右三圈就有效,達到「微流汗、有點累、講話有點喘」的程度,最大心率約維持在「(220-年齡)×0.7」數值,這樣的運動才能真正燃燒脂肪、終結脂肪肝。
方法3:減重 5-10%
單純的中度脂肪肝減重5%就有效果,若合併有肝功能異常、已發生肝炎的病人,減去體重的7%之後,肝臟發炎的程度跟著減輕,合併肝纖維化、肝硬化建議至少減去10%體重。
此外,脂肪肝常與許多慢性病密切相關,糖尿病、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等相關疾病患者,別忘了也要遵從醫囑妥善控制病情,減少對身體造成的傷害;40歲以上的族群應定期做健康檢查和腹部超音波,其中尤以後者為診斷脂肪肝的最佳工具,準確度高達97%,是十分安全理想的檢查方法!
資料來源/方冠傑醫師
☞其他閱讀:
台灣人愛團購,LINE新增「揪團功能」 選購、收款、對帳一次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