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爸還了十年債,我學到創業最重要的一件事:會停,比會衝更重要
我小時候家裡負債,那是為了還我媽媽的賭債,一直到我小學四年級上學期才還完。
我這輩子痛恨賭博,因為我媽媽打麻將輸太多錢,導致父母離婚,離婚協議內容是我爸負責還債,但小孩歸他。
從此我爸每天早出晚歸,為的就是把黑道的錢還清,連滾帶利總共還了十年。

再一次的負債
民國69年,我國一那年,家裡又陷入債務,這次不是我媽,而是我叔叔。
他經商失敗,欠了一屁股債,那時候開票跳票是要被抓去關的,所以他就逃去美國。我爸是長子,一看這些債全是跟親戚朋友借的,他說:「這錢還是得還,不然我們家以後怎麼做人?」

於是他出面,把債權人請來家裡協商,我爸雖然只念到小學,但非常聰明,他跟大家說說:「願意打折多一點的,我就先還;不願意打折的,就排後面;如果不願意,那就自己去找我弟。」
因為我爸真誠又負責,大家最後都願意打折讓步,我家就這樣開始第二次還債。
我後來才明白的事
多年後,我才理解我叔叔為什麼會欠下那麼多錢,我有個朋友,讓我想通了這件事。
我朋友做生意,雖說虧損,但每個月總有幾天生意不錯,這幾天讓他覺得「撐下去就有希望」,所以越陷越深,他借錢週轉,甚至想拿房子去抵押。
我知道後立刻勸他:「你現在的生意模式是虧的,房子抵押後,憑什麼會變好?」最後他聽進去了,願賭服輸,把生意結束掉,還好保住了房子。
我終於懂了,當年我叔叔大概也是這樣,一邊虧,一邊還有幾天賺,讓人誤以為轉機就在前面,結果不只沒救生意,連家人也拖下水。
其實如果一開始就虧損,虧到連褲子都沒了,大多數的人就會鼻子摸一摸,把生意給結束掉。最怕的就是生意是虧損,但是卻往往又有大單.......讓你覺得天天有望,但日日不保。
給想創業的人幾個建議
- 先設平損點
很多人創業時沒有明確的「平損點」觀念,只知道賺錢或虧錢。實際上,你得清楚知道「每個月賣到多少才不虧」,否則只是慢性自殺。
- 誠實面對現實,不要靠希望撐生意
那幾天好的業績,常常只是幻覺,要看長期趨勢,而不是情緒波動。
- 生意可以失敗,但家不能
別拿家庭當賭注,一旦拿房子、家產去救一個壞掉的商業模式,幾乎都是悲劇。
我知道有不少人也很希望自己能夠出來做生意當老板,但現在創業難度比以前高太多,尤其是到了明年,當老板是會越來越辛苦,明年的假日又多出光復節跟教師節,而且明年開始補假不補班,這些增加中小企的人事成本。
中小企業要活下來,管理與現金流必須更嚴謹,速度也要更快。
永遠記得:機會來自清醒,不是衝動。成功的老闆都知道何時該停、何時該退,一時的放手,往往比死撐更有智慧。
文章歡迎大家分享轉載。
十年來,電商從紅海走到黑海,從價格戰打到信任戰,從一台電腦能賣東西,到現在得面對演算法、直播、AI、供應鏈斷鏈與地緣政治。
我們早已不再只是在賣東西,而是在參與整個產業的轉型與重構。
這個專欄,記錄的是一位電商老兵、企業經營者在第一線的觀察與思考。從平台競爭、品牌策略、實體轉型、到勞動與法規,每一篇,都是血汗與經驗的結晶。
這裡沒有空談,只有真相。
這裡不是輿論戰場,是經營戰場。
寫給還在打仗的人,也寫給下一個想上場的人。
.
最新熱門文章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