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商陷「絞肉機」之戰!我復出砸2億,帶公司逃出這場產業大屠殺!
2022 年底,我宣布退休,雖然退休,我腦袋還是停不下來,因為我認為未來幾年電商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。
會這樣危機感是那時我注意到韓國的酷朋(Coupang)在台灣開始有一些動作,我心裡就有警覺:他們非常可能會用「貼補」這一招來打市場。
一旦電商平台開始補貼,整個產業就會變成絞肉機。你跟,就沒利潤;你不跟,就連流量都沒得拿。

我那時就一直在想:如果那天真的來了,我該怎麼跳出這個局?
靈感來自韓國的家電市場
有一天,我看到韓國家電產業的變化,那邊的廠商幾乎什麼都「租」—淨水器用租的、空氣清淨機租的、除濕機租的、連冷氣都租的,甚至淨水器根本沒「賣斷」的選項,全都改成租用制。
我花了一個多月時間,仔細思考規劃「家電租機」的完整藍圖,這不只是賣產品,而是重新定義使用關係,經過計算之後我準備拿出 2 億元,來推動這個轉型計畫。

向合作夥伴提出提案
我約了我們最大合作夥伴的董事長,把我的想法、分析、顧慮都攤開來講,我告訴他:「台灣家電這市場一定會變,我準備要做家電租機市場,如果你們想主導這個系統,我願意全力配合,利潤共享、風險共擔,但如果你們不做,我自己來做,風險利潤我全扛。」
幾週後,他回覆:他們要做。於是我們正式啟動了。
全面升級展示中心
租機計畫的一環,是提升我的競爭力,我決定把台北以外的所有展示中心,全面升級為旗艦店,這個案子預計花費超過一億。
先在新竹開了新的旗艦店,再來把高雄、台中原本租的小店面,全改成買下大坪數據點。高雄店總面積 200 坪,營業中心佔 100 坪,剩下的作為辦公與倉儲;台中店也有 91 坪,正在裝潢,預計農曆春節前和大家見面。


危機果然來臨
正如我所預判最糟糕的情況,酷朋真的走上了「貼補」這條路。
2025 年,台灣電商各大龍頭的毛利全數衰退,整個產業都被拖進虧損漩渦,但我慶幸自己早一步佈局,家電租機系統去年就開始上線試跑,今年更陸續推多款商品,成績相當亮眼。
租的,不只是省錢
我常舉例給別人聽:像我家裡的淨水飲水機,去年還沒推出租機時我是買斷的,但如果用租的,我每個月只要付一點點錢,保養、換濾芯、維修全由原廠處理,五年保護期滿後,機器歸我。
如果想換更新型的,也能直接續租,五年後的機種,搞不好還會多出製冰、氣泡水功能,這樣一想,租其實比買更聰明。
預判的價值
這個故事想告訴大家一句話: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」經營者不能只看每天的瑣事,更要能預判五年、十年後產業的變化。
能想得到,就能提早因應,這,就是活得比別人久、也比別人穩的關鍵。
文章歡迎轉載引用。
十年來,電商從紅海走到黑海,從價格戰打到信任戰,從一台電腦能賣東西,到現在得面對演算法、直播、AI、供應鏈斷鏈與地緣政治。
我們早已不再只是在賣東西,而是在參與整個產業的轉型與重構。
這個專欄,記錄的是一位電商老兵、企業經營者在第一線的觀察與思考。從平台競爭、品牌策略、實體轉型、到勞動與法規,每一篇,都是血汗與經驗的結晶。
這裡沒有空談,只有真相。
這裡不是輿論戰場,是經營戰場。
寫給還在打仗的人,也寫給下一個想上場的人。
.
最新熱門文章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