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假快結束了,回職場還是留在家?過來人一句話點醒我
(投稿/淑雅、校稿/張田田)
很多媽媽到產假尾聲時,心裡都會拉扯,一邊捨不得小孩,怕錯過成長的每個瞬間;另一邊又怕離開職場太久,跟不上進度,還有家裡經濟壓力更大。
說真的,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。但在下決定前,先想一想這幾件事,會讓妳更安心。
1. 家裡的經濟基礎
現實面往往是第一個要面對的考量。如果家庭需要雙薪,回去上班絕對能減輕壓力,未來小孩的教育費、生活費都會比較有保障。
但別只看薪水進帳,還要算進「隱藏支出」:托嬰費用、臨時請假的麻煩,下班後還要顧小孩的累。
如果家裡經濟能撐,妳想先在家陪小孩,也不錯,還能省托育費用。不過長時間待在家,也可能覺得孤單或焦慮,甚至陷入產後憂鬱,所以心理狀態要顧好。
2. 另一半的態度
這年代已經不是「媽媽自己扛」。育兒一定是全家人的事。和另一半先講清楚:爸爸能不能請育嬰假?半夜小孩發燒誰去?家務怎麼分?這些最好先協調,不然到時候很容易吵架。
妳敢講出心裡的擔心,他也才有機會當妳的靠山。不管妳最後是回去上班還是留在家,有共識的伴侶,才是最大的底氣。
3. 工作環境是否友善
重返職場,並不只是「回去上班」這麼簡單,而是要看公司能不能支持在職媽媽。
有些企業提供彈性工時、哺乳室,甚至鼓勵員工請育嬰假,讓媽媽能安心兼顧家庭;但若公司對請假態度嚴苛、同事不體諒,媽媽往往會陷入「做不好員工,也做不好媽媽」的兩難。
所以回去之前,可以先觀察公司的氛圍,或直接和主管聊聊,看看這份工作能不能兩邊兼顧。(486團購徵才中,職缺這邊看→ https://pse.is/7wfxxw)
4. 托育資源靠不靠得住
孩子交給誰照顧,也是許多媽媽最糾結的問題。托嬰中心制度完整但貴;保母比較有彈性,但要花時間找到合得來的;家人幫忙雖然省錢,但觀念不同時,也會磨合到抓狂。
重點是妳要找到一個「能讓自己放心」的選擇,這樣上班時才不會分心。
有些媽媽因為暫時沒合適的人選,就先不急著回職場,這不是退步,而是對小孩負責任。
孩子的到來,會徹底改變妳的生活節奏
不論妳選擇在家陪伴,還是重返職場,這都是妳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,別和別人比較,因為最了解家庭需求的人,就是妳自己。放心吧,在孩子的眼裡,妳永遠是那個最愛他的媽媽。
.jpg)
《Mr486》APP二手家電市集,想怎麼買、怎麼賣隨便你,免手續費;在486買過家電的朋友更要立刻下載,所有問題線上真人客服回覆,還能與其他人一起討論交流。
最新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