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很愛媽媽,為什麼每次講話都想掛電話?
(投稿/淑雅、校稿/張田田)
你是不是也常這樣,明明很愛媽媽,但總是講沒幾句話就開始不耐煩、口氣差,只想趕緊結束對話或掛電話?有時甚至看到簡訊還會懶得回....

圖片/Canva
其實這種狀況幾乎存在每個親子關係裡,「愛」真的有,但參了太多壓力。心裡掛念,卻害怕被情緒勒索;想親近,卻又怕話不投機、再度受傷。
明明知道媽媽的愛和辛苦,但那些「比較」、「碎念」、「沒完沒了的關心」,就像一面牆,將想說、想表達出的感謝又吞了回去,明明雙方都努力靠近彼此,卻反而越離越遠。
 
為什麼我就是親不近?
- 性格太不同
媽媽想掌控一切,孩子想有自己的空間,一方想保護,一方想被理解,但兩個人都在努力,卻越靠越遠。
 - 心裡沒說出口的傷
那些被比較、被責怪、被忽略的時刻,可能已經過去多年,卻仍留在心裡。
 - 童年的缺席感
有的媽媽太忙、太累,沒時間表達愛,孩子長大後雖然懂事了,但那份「想被看見」的渴望,仍沒被真正滿足。 
想有更好的關係,不代表要硬撐著去迎合
想和媽媽重新有連結,並不等於要回到過去的樣子,可以試著這樣開始:
- 設立界線:清楚表達哪些話題會讓自己不舒服,這不是拒絕,而是保護。
 - 找回共同點:試著一起煮飯、看劇、散步,讓相處有新的回憶,而不只是爭吵。
 - 照顧好自己:如果每次見面都覺得壓力大,先拉開距離、休息一下。
 
也許一開始會尷尬,但慢慢來、少一點期待,多一點理解,愛的空間才有機會重新長出來。
 
愛,不一定要靠得很近
如果你覺得和媽媽相處總有壓力,請不要自責,愛本來就有很多樣子,不是每一段母子關係都要親密無間。
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更溫柔的方式去相處,不強迫自己「一定要親近」,而是慢慢學會「如何相處得舒服」,懂得彼此的界線,也是一種愛。
《Mr486》APP二手家電市集,想怎麼買、怎麼賣隨便你,免手續費;在486買過家電的朋友更要立刻下載,所有問題線上真人客服回覆,還能與其他人一起討論交流。
最新熱門文章

.jpg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