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486電商十年戰場筆記】午餐補助?交通津貼?年終不算進去是什麼邏輯?
今天我看到一個網站在教怎麼設計公司的薪資制度,結果看一看,說穿了跟我以前在震旦工作的時候一樣。
就是給員工一個「本薪」,比如三萬塊,然後再外加兩千塊交通補助、三千塊午餐補助,還有什麼時數津貼、績效津貼、阿拉不魯津貼,加一加,變成薪水是四萬三。
聽起來很美對吧?感覺公司很有誠意,午餐也給你補助,交通也給你補助,但重點來了:年終獎金還是用「本薪」來算,什麼兩個月年終,實際上也不過六萬塊。
嘴上說兩個月,其實就是三萬乘以二。那四萬三去哪了?通通不算進去。
.jpg)
十五年前我剛創立486團購的時候,一開始我也照這種模式走。因為那就是我在前公司學到的標準流程。但後來我想一想,這樣的制度說實在有點虛,有點唬。
所以我就決定:我要給你四萬三,我就乾脆直接開四萬三,要給你六萬八就給直接你六萬八。
不搞那種本薪三萬、再補助來補助去的花招。然後工年終獎金就直接四萬三乘以二,兩個月就兩個月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
我覺得這樣很好,夠誠意,夠實在。搞那麼多津貼名目,只是為了讓帳面好看,其實對員工不一定公平,對公司文化也沒什麼幫助。
486最近在擴大徵才,台北、台中、高雄都有釋出一些職缺,大家點這邊看→https://486word.com/page/life/A240222000134ab/,條件和福利都列的清清楚楚。
-
『486電商十年戰場筆記』
十年來,電商從紅海走到黑海,從價格戰打到信任戰,從一台電腦能賣東西,到現在得面對演算法、直播、AI、供應鏈斷鏈與地緣政治。我們早已不再只是在賣東西,而是在參與整個產業的轉型與重構。
這個專欄,記錄的是一位電商老兵、企業經營者在第一線的觀察與思考。從平台競爭、品牌策略、實體轉型、到勞動與法規,每一篇,都是血汗與經驗的結晶。
這裡沒有空談,只有真相。
這裡不是輿論戰場,是經營戰場。
寫給還在打仗的人,也寫給下一個想上場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