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吃苦當吃補」、「撐久就是你的」?這6個老派職場迷思,正悄悄拖垮你的人生!
(投稿/芷瑩、校稿/張田田)
拖著一身疲憊回家抱怨,長輩一句「吃苦當吃補」就打發;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,還有人說「撐過一年就好了」;老闆要你無薪加班,爸媽還覺得「這很正常」.....
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?其實,這正是我們這一代被綁住的「老觀念」。
.png)
時代真的變了,工作不該再是靠熬、靠撐。一起來看看,這些老派職場觀念,你中了幾個?該是把舊思維丟掉、重新定義「好工作」的時候了。
過時職場迷思1:再苦都要撐滿一年
.png)
跟長輩或家人抱怨工作時,十之八九會被勸「再怎麼痛苦也要撐滿一年」、「履歷要好看,一年後再換」。在他們的觀念裡,待不滿一年代表不穩定、履歷不好看。
但現在早就不是這樣的時代了,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來說,多嘗試、多探索,認清自己適合什麼、不適合什麼,反而是更健康、更正面的職涯態度。
過時職場迷思2:加班很正常,大家都是這樣
有沒有這種經驗?下班回家抱怨加班太多,爸媽卻說:「這很正常啦,大家都一樣。」但犧牲健康和私人時間去迎合「大家都這樣」,不僅不合理,還可能讓你錯過更好的職場選擇。
事實上,大多數老闆在意的從來不是你加班多久,而是你有沒有把事做好。加班不等於高效率,長時間工作反而會讓效率下降、創造力枯竭。
過時職場迷思3:多做多學,吃苦當吃補
很多剛進公司的新人,常被丟一堆本來不屬於自己職務的工作,結果回家抱怨,還會被家人說:「多做多學嘛,吃苦當吃補。」
但現實是→多做不一定多學。很多被交辦的「額外任務」其實只是重複、瑣碎、沒成長性的雜務。長輩覺得吃苦是磨練,但現代職場更看重效率與成果。
如果你把太多時間花在分外工作上,反而忽略核心職責,久了只會變成「免費勞力」,模糊責任邊界真的超危險!
過時職場迷思4:熬久了就是你的
遇到挫折想離職,總有人說:「再撐一下,熬久了就是你的。」但現在的職場早就不是靠年資在決定價值的年代。
現代公司看的是能力、成果、解決問題的速度,不是誰坐得久、誰最會撐。時間不一定換得到機會,很多時候,「一直撐」反而讓你錯過了更好的舞台與報酬。
過時職場迷思5:讓自己變得不可取代
很多人會要求你要成為某個角色的「唯一專家」,對某一項技術、專業十分專精,但這個要求在現代職場的大部分工作來看,可能不切實際。
科技日新月異,公司流程AI化的速度超乎想像,與其死守一項技能,不如培養多元能力、提升解決問題的靈活度。在變化快的職場裡,可適應比不可取代更重要。
過時職場迷思6:工作一定要有意義
這句話聽起來很正面,但其實也讓很多人壓力山大。每個人重視的都不同,有人追求薪水穩定,有人想學技能、有人只求下班準時。
工作不一定要有宏大的意義,只要能支撐你的生活、讓你獲得成長或資源,那就有它的價值。別被「意義」兩個字綁死,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,不是人生全部。
以上這些「過時的職場迷思」,其實都是上一代因為環境不同、觀念差異所留下的影子。現代職場早已不再是「忍耐=成功」的遊戲,而是講求效率、彈性與自我價值的舞台。
與其被傳統觀念框住,不如勇敢去追求真正適合自己的步調與人生。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,不是全部,別讓那些過時觀念,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。
《Mr486》APP二手家電市集,想怎麼買、怎麼賣隨便你,免手續費;在486買過家電的朋友更要立刻下載,所有問題線上真人客服回覆,還能與其他人一起討論交流。
最新熱門文章